震天撼地的丧子悲剧,三层时空里宿命般的三次失子,上演中国那善良的一代人在生儿育女的永恒轮回中“把悲伤留给自己”. 三个年代的戏份穿插行进,相互释疑、澄清,影片得以能用切片式的“主角生命中诸多重要时刻”完成叙事,就给了片中极度真实的置景提供发挥空间,每一段戏都让人身临其境,首先可以算作一部非常出色的视觉电影,同时表演也无与伦比. 只有一点不太赞同:影片渲染出一场超大规模的丧子之痛,在主张生育二胎的政策环境下适时地“涌现”一部批判计划生育的电影,多多少少有利用片中的悲剧郑重“警告”观众“如果只生一个,这个孩子要是没了,人生就会像这样惨”. 站在今天视角,计划生育固然不义,但主人公如果因为独子失去便一路惨至如此,这还是一种简单的控诉体. 揭露荒谬和暴行是一部分,除了揭示被掩埋的历史惨剧,还应该提出人之不屈前半段颇多延续了新现实主义的带有讽刺感的自然拍法,中段的家庭舞会一场的群戏调度已初见功力. 后半段进入了近乎绝望感的人性萧索,奥古斯特即使披着主教的外衣,面临那么大的人性挣扎场面,依然为了自己家庭的心理需要,而选择了冷酷的自私,最后的欺骗失败已经成了双重自私的罪有应得. 那时的费里尼大概依然秉承着新现实主义的阶级观吧,有着普通但诚实妻子的青年骗子最终能浪子回头,而始终羡慕上流物质生活的奥古斯特却只得到了那个尔虞我诈阶级的孤独,看似更成熟的他却更极端渴望有一个真正相信自己的家庭,然而,即使为了自己的家庭感的满足而欺骗因生活困苦急于摆脱而容易受骗的穷人阶层依然是自私的罪,而且成了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费里尼真懂音乐的悲怆力量,象征人性孤独的寒风萧索此时已开始成为了他的标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