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人交流时,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他人的非语言的信息,我们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掌握自己所处的境况;使自己免于危险、欺骗、窘境或社会地位损失; “诱导”、确认或掌握对方的想法;辨识谎言。
微表情、微动作与普通表情、普通动作的差异在于微表情、微动作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信息符号,从而进行有效地识谎和读心。
根据最新发现,微表情、微动作是一种持续时间仅为1/25秒~1/5秒的非常快速的表情或动作,在人试图压抑或隐藏真正情感时出现。微表情、微动作在人撒谎时也会出现,因为它们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和动作,是下意识的,很难掩饰。
微表情、微动作是解读一个人的内心活动的重要依据。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当时,一个名叫玛丽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主治医生,说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剑兰花和花猫。提出请求的时候,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还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但令人震惊的是,玛丽在回家之尝试了三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
事后,埃克曼将当时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之间看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后来,埃克曼发表了有关“微表情” 的理论。